甘肃省精准脱贫七个一批的具体内容
甘肃省在精准识别、完善建档立卡数据、摸准脱贫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实施 “七个一批”脱贫攻坚:
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2.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3.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4.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5.教育脱贫一批
6.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7.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扩展资料: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省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体会议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持续推动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深化行业扶贫的成效,根据省委省 ***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加强和完善“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到户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清单式管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精准聚焦贫困人口。省扶贫办要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及时向省直相关行业部门提供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更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等“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初步数据。
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行业政策和标准,组织指导本系统进行逐户核查,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找准“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对应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和具体类型,形成通过本行业精准扶贫措施实现精准脱贫的管理清单,并及时对接到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作为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措施落实、进度统计、巡查督查和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由行业部门实行动态管理,确保“1+17”到户政策的落实,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实实在在的扶持。
二、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行业扶贫政策的梳理和对接争取,对“1+17”方案里面涉及到但扶持力度没有中央大的,按照中央部署加大扶持力度;方案里面没有但中央已经部署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加快推进落实;
中央没有涉及而我省已经推进的,继续兑现承诺,加大力度实施。要组织指导本系统逐户逐人掌握致贫原因,找准行业扶贫政策项目与贫困户脱贫需求的结合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督促落实到户到人帮扶措施,确保每个贫困人口有行业部门政策帮扶,按需求落实帮扶措施。
对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要留出缓冲期,在攻坚期内保持相关行业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三、建立到户工作台账。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对核准后的通过“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摸清特殊困难和需求,逐级分类建立到户工作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帮扶内容、完成时限,实行一户一策、挂图作战。
改进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行业措施落实进度的统计方式,由行业部门按行业政策标准负责统计内容设计,统计数据采集、审核等工作,每季度负责在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录入,做到信息真实、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账实相符,从源头上解决行业统计数据和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两张皮”的问题。
四、加强行业动态管理。各级行业部门要按照“1+17”精准扶贫政策,实时监测行业精准扶贫措施落实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扶持精准,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特别是对返贫、新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给予扶持;
对当年预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退出验收办法,制定完善行业具体验收标准,并据此提出认定意见,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提供依据。
五、强化工作指导培训。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和《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规定的考核验收标准,制定本行业系统清单式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实施方案。
围绕“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行业指标,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使基层干部熟悉和掌握行业到户到人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做好行业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调研督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不断推动行业精准扶贫到户到人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六、严格各级工作责任。各市州、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按照省委、省 *** 的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做到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
要健全完善行业部门定期述职制度和行业扶贫考核监督机制,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到户到人脱贫措施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等问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甘肃省精准扶贫户上脱贫的12项指标是什么
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12项指标是:
(1)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年贫困线,并达到或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2)有安全稳固住房,人均安全稳固住房面积等于或大于30平方米;
(3)饮用安全水,有条件地区接通自来水;
(4)适龄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
(5)主要劳动力接受了技能培训;
(6)有增收门路;
(7)全部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符合条件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9)有简易卫生厕所或卫生厕所;
(10)有通讯设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接通互联网;
(11)无因病、因学、因婚借贷;
(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大于等于当年国家扶贫标准
扩展资料:
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总的要求:
为实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就是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 *** 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教育党工委,教育局联合颁发的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晋升职称算不算一个条件?
教育党工委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教育局联合颁发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的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晋升职称应该不算一个条件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晋升职称主要就是教学上的成就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比如说论文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教学上的得奖之类的。
精准扶贫六个八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以甘肃省合作市为例。
1、健全一份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了精准扶贫专项督查组,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考评,一年一考核的要求,督查乡村两级落实情况,确保精准扶贫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2、用好一副指挥棒。健全了考核机制、“双联”帮扶机制等七项工作机制,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缩小等作为主要指标,在扶贫攻坚中识用干部。
3、选派一支帮扶队。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街道)、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制度,组建16支由乡级包村领导、挂职之一书记、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4、密织一张人才网。制定了《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合作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1+7”人才引进办法。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培训和扶持,开辟了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的新途径。
5、培训一批引导员。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大力实施“民心党建先锋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育民、惠民、富民、为民”先锋,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
6、建强一个村班子。注把立场坚定、善做群众工作、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村级“两委”班子。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7、扶持一批带头人。乡(街道)党委在落实优先优惠政策中优先倾斜农牧民党员,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新模式。
8、落实一套好机制。拓展深化“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建立了各双联单位基层组织与双联村党组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牧村集中,形成了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帮、优势资源共享和科学发展共赢的结对帮扶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人民网-合作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坚持“八个一”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甘肃省]精准扶贫干部职称甘肃,甘肃省扶贫办班子成员](/zb_users/upload/editor/water/2022-12-22/63a39a8492385.jpeg)



获取资料
顾问电话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