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至少10个?

一、文化遗产/38处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987:长城

1987/2004:北京、沈阳明清故宫

1987:秦始皇陵

1987:莫高窟

198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94: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外围寺庙

1994: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曲阜孔庙和孔府

1994/2000/2001: *** 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1996:庐山国家公园

1997:平遥古城

1997:丽江古城

1997/2000:苏州古典园林

1998: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1998:天坛-北京皇家祭坛

1999:大足石刻

2000/2003/2004:明清皇陵

2000:青城山与都江堰水利系统

2000:龙门石窟

2000: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

2001:云冈石窟

2004:高句丽古都城与陵墓

2005:澳门历史城区

2006:殷墟

2007:开平碉楼与村庄

2008:福建土楼

2009:五台山

2010:登封《天地之心》历史建筑群

201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2012:元上都遗址

2013: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014: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的路网

2014:大运河

2015:土司遗址

2016: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7:鼓浪屿--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定居点

2019:良渚市考古遗址

2021: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

二、自然遗产/14处

199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1992:黄龙风景名胜区

199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003: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2006: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

2007/2014:华南喀斯特地貌

2008:三清山国家公园

2010:中国丹霞

2012:澄江化石遗址

2013:新疆天山

2016:湖北神农架

2017:青海可可西里

2018:梵净山

2019:黄海-渤海湾沿岸候鸟保护区(一期)

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1987:泰山

1990:黄山

1996:峨眉山景区,包括乐山大佛景区

1999:武夷山

[甘肃省]甘肃省文化厅职称宋群峰,甘肃省文化厅党组成员

甘肃漳县,明代工匠留下造桥术,简单管用!走过的人都说:没想到

贵清山:断涧仙桥的传说

一桥横跨两山,有廊,有栏,有瓦,有檐,雕梁画栋,五彩缤纷,如此精巧的桥,在陇上非常罕见。

这桥,名为断涧仙桥。从山下望去,精致,玲珑,果然有几分仙气。

1.贵清之山

这些年, 旅游 已经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曾经深藏,不为人知的地方,在广告的轰炸下,渐渐成为走出深闺,展现出它们旖旎的一面。

贵清山就是这样,尽管这座山在宋代就算是名山了。但真正走入老百姓的视野,则是在近二三十年的事。在漳县有两座山,不能不说,一座是遮阳山,另一座就是贵清山。一个夏日,我们踏上寻访断涧仙桥之路。

出兰州往东,过定西,到陇西,我们便一头扎入大山中。漳县多山,一路上,我们都在翻山越岭中,等到了县城,我才发现县城盐井镇也被大山围堵在山沟中,伸展不得。

在漳县县城,我们和早已联系好的朋友会面,稍事寒暄几句,便匆匆赶往贵清山了。此时,我们整个置身于大山之中,公路是在山间穿行,四下张望,这里依旧为群山环抱,即便是宽阔处,也不过是两山相夹的河川地而已。为了生存,乡亲们不得不向山头开荒。有人途径此地时写道:“行路不离巉石畔,耕田多向碧山头。”可见这里山大石头多。

漳县地处西秦岭和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争夺要地,号称陇南锁钥,古人记载说,这里东维秦陇,西障蕃戎。西秦岭在这里留下丰富自然风光遗产,而丝绸之路又给这里留下了丰富 历史 文化遗产。

这些介绍让我们心中多了几分期盼。贵清山我们听说多次,但真正走入山中,这却是之一次。漳县的朋友介绍,贵清山风景区包括“禅林桂月”、“断涧仙桥”、“洗眼清池”、“西方胜景”、“三峰环翠”、“石栈穿云”等风景点。当然了,我们的重点目标还是断涧仙桥。

其实,从漳县县城到贵清山有些绕道。兰州市民大多选择从兰州直接到贵清山的路线。但我们要和漳县的朋友会面,只能绕到县城。从县城到贵清有两条路线可通。一条出县城35公里至新寺乡,然后东行,一路上能见到滴水崖、佛字崖、活虎寺等景点,全程大约60公里,第二条路线则从县城到叭嘛村贵清山林场,这条路略远,大约70公里。我们自然选择了之一条路。

2.铁牛禅师

此时,已过中午,坐在车上,昏昏欲睡,就半梦半醒之间,一个多小时后,有人说到了,醒醒,睁眼看时,眼前已经群峰林立,绿树参天。

贵清山能有今天的胜景,和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铁牛禅师。这是明初的一位高僧。据说,铁牛禅师系漳县四族乡马连滩杨家寺人。其实,他并不叫铁牛。这是位执着的僧人,14岁出家,16岁云游,后来回家乡,看到贵清山一带风光秀丽。于是,就有了在贵清山建寺的想法。建寺需要大量的财物,他只有四处化缘。

那时,刚刚平定了战乱,各级 *** 安定民心,安抚民众,教化人心,尚且顾不过来,哪里的资金支持他修建寺院呢?

于是,他想起了肃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改组国家中枢机构的同时又大封诸子为王,让他们“控要害,以分制海内”。从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实行“诸王之制”,将二十三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其中有九位王被封到长城沿线的要塞地区,分别是秦、晋、燕、代、肃、辽、庆、韩、谷等九王。

被封在甘州(今张掖)的肃王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系妾妃所生,初封为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为肃王,王府起初设在张掖,建文元年(1399年)移至兰州。肃王迁到兰州以后,利用掌握的财力物力。在靠近黄河边的地方修建了规模宏大肃王府,同时协助地方 *** 对兰州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以今中央广场为中心,修筑了周长6里200步的内城。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生活,他们在兰州城内及其周边地区也修建大量的生活设施。今天定西县的内官营、通渭县的马营等地都有肃王的庄园。再另一方面,肃王是方圆数百里内最有权势的人物,有他的支持,向其他人化缘也相对好办。

铁牛禅师就下定决心,向肃王化缘。肃王可不是一般人物,向他化缘,自然不能向一般人家那样,要讲究 *** 。他到兰县(明代兰州为兰县,属临洮府管辖)后想出了一个办法。民间传说,铁牛禅师在前 *** 七天七夜,日夜诵经不息。他的坚毅感动了肃王。肃王召见了禅师,坐而论道,称赞他像铁牛一样,坚韧执着“铁牛禅师”从此得名。自然,肃王也支持了一笔财物,供禅师修建寺院。

有材料显示,这是贵清山修建的寺院的开始。在铁牛禅师的主持下,贵清山中先后建起了中峰寺、断涧仙桥,香火也日渐旺盛。铁牛禅师还有一身好武艺,他经常在一片小树林中舞刀弄棒,练习完毕后,就在一清池中洗脸擦身。后来,人们把小树林叫做禅林,而他洗脸的水池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神奇,据说能治疗眼疾。如今,小树林成了贵清山的一景“禅林挂月”,洗脸水池成了“洗眼清池”,也诞生了一段段传说。

3.断涧仙桥

自古天下名山僧占多。有名山必定有高僧。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顺着山路而上。陇上各山,海拔虽高,但陡崖相对较少,和南方的那种“壁立千仞无依倚”的山相比,陇上的山要好爬得多。可是,贵清山的山路,打破了我们的固有思维。

穿过禅林后,山势一路升高,我们眼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奇峰陡崖。果然,这里山的和其他地方的山大不相同。一路而行,走走停停,最后抵达了中锋寺。这是一块达2万平方米的平地。曾建有寺院中锋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上世纪,三十年前,寺院中4口大钟。深沉的钟声,常常在山林中回荡,不时惊起一群群寒鸦,更显深山的空旷。

中锋寺对面便是西方景,而中锋寺和西方景之间,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悬崖。断涧仙桥便建在这里。桥修得极其精美,资料显示:桥初建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整个桥长13米,宽1.65米,通高2.3米,六对望柱分作五间,引桥头各建一坊,长1.52米,两檐间距2.6米,桥廊顶为重檐歇山式,桥距地面的垂直高度达500米。我们试着走上去,只见下面,白云缭绕,令人胆颤。

漳县的朋友说,贵清山桥先后重修了17次,但重建者始终没有改变这座桥的建筑结构的风格。清嘉庆年间河南巡抚邑人王宪曾写过一副贵清山桥门联:“划开翠嶂疑无路,步到仙桥别有天。”

山路陡峭,仙桥在顶。如此艰难的地方,修建一座木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小。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里,每一个木质建筑的牢固程度取决于它的主体木料的大小,比如房屋的寿命完全取决于大梁的寿命。而这样一座木桥它的寿命自然也取决于承载跨越山涧的木梁的坚固程度。这座桥长13米,那么至少需要两根,长度在20米左右,直径20公分的木梁。这样粗大木梁从山脚下运到山顶显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程。

在现代人眼中,在没有起重机,没有直升飞机,甚至连大型铁构件也没有的年代,要将仙桥的大梁运上山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显然其中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假如人们费尽一切周折,将大梁运上山顶,如何将大梁横担在悬崖上,这又是个难题。

其实,这里没有太多的秘密。看惯了现代机械的现代人,总是忽略了古人的智慧。

这是我辗转听来的故事,它讲述古人高超的智慧。古人不用费劲搬运木梁,木桥的寿命一般是50年左右。当一座新桥诞生后,人们就要在桥头附近,栽植许多松树,这些松树一来点缀了一道风景。二来保护了桥身。最为重要的是,它们就造桥的大梁。守山人精心呵护着这些松树,务必让它们,笔直挺拔,高耸入云。等四五十年后,松树长大了,桥也老了。于是,人们砍到桥头两株松树,让它自己倒在悬崖上,木桥的大梁瞬间而成,轻松至极。这样,新桥架设的最难问题就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一座桥,就这样架设成功了。断涧仙桥所展现的古人的架桥智慧,让现代人也自愧不如。当我们忽略了古人,也就意味着丢弃了传统,所掌握的现代 科技 仅仅是皮毛而已。

山东省威海市4A、5A级旅游景区名录,喜欢的收藏

山东威海刘公岛景区:这里是中国近代之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 历史 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热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之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 历史 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 历史 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 历史 、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 旅游 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 旅游 景区:威海华夏城景区隶属于华夏文化 旅游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度假城市威海,是以展示东方古典文化为主的大型生态文化景区。2017年2月25日,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华夏城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

威海华夏城景区,中国生态环保之一城,是华夏文旅集团从2003年伊始历经10余年修复威海龙山的44处矿坑,将环境治理与 旅游 开发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历经“愚公移山”、“凤凰涅槃”式的艰苦卓绝。现建成于各个采石场上的景点各具特色,有最全面展示尧舜禹时期 历史 文化的禹王宫,集中展示胶东民俗特色的夏园;有在矿坑里打造的地下工程——威海人民防空教育馆,矿坑上面覆土绿化,矿坑下面游客参观;有依照矿坑地势而建的中国跨度更大的华夏之一牌楼、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圣水观音以及杂技、马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演出。 其中在矿坑里打造的会跑的实景演艺——《神游传奇》秀开创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演艺先河,观众乘坐会跑的移动式看台可以欣赏到水、陆、空全方位的跨时空精彩演艺。

景区先后入围“中国更具潜力的十大主题公园”,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更佳园区奖”,并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首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环翠楼公园:环翠楼公园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53.8公顷,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它包括环翠楼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因园内有古典式建筑“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坐落在奈古山东麓,西负苍山,东眺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

现环翠楼是2010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四层,高16.8米。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在环翠楼观海上日出尤为游人所称道,“山楼初旭”是威海八景之一。园内有动物区、花卉区、游乐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环翠楼公园 ,西夸古山东麓,倚 山而建。环翠楼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明代的环翠楼,飞檐斗拱,八窗洞达。后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此后又多次修建,1944年被侵华日军炸毁。如今的环翠楼是197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主楼四层,高16.8米,楼顶为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层檐,雕花缕空窗,楼子檐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环翠楼”三个大字奕奕发光,楼背的匾“环阁凌空”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登临此楼,可眺望刘公岛,尽览港城威海的城市风光,公园前广场还建有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

汤泊温泉度假村:威海汤泊温泉度假村坐落于中国著名的温泉之都——山东文登,是由烟台虹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黑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五星级标准倾力打造的一家集天然温泉、休闲 娱乐 、商务洽谈、会务接待、27洞高尔夫、温泉 养生 社区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性休闲度假村。

威海汤泊温泉度假村总规划用地5000余亩,占地1200亩,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兴建温泉度假酒店、大型温泉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高级餐饮会所和高档写字楼等。二期将建设韩国公馆及汤泊温泉小区工程。三期将建设儿童乐园、幼儿园、医疗中心、大型商场等综合配套项目,建成后度假村将成为首家原生态综合性宜居环境的国际温泉 养生 、休闲、度假基地。

天沐温泉度假区: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是由珠海天沐集团在威海文登市张家产镇投资兴建的一家五星级温泉度假村。主要针对威、烟、青和韩、日、俄海内外客源市场。是一所以“浴森林温泉、住亲水客房、吃绿色食品、吸清新空气”为主要特色、胶东地区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温泉 养生 休闲度假会务 旅游 胜地。

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温泉区包括室外森林 养生 温泉和室内温泉SPA馆,可同时容纳1500人沐浴温泉,日更高接待量可达上万人。室外温泉区包括“鼋山五福泉”、“鼋水六德汤”、“美芦荟温泉区”、“森林静泡区”、“草本 养生 谷”、“SPA动感温泉区”、室外无边界游泳池、石板温泉、亲亲温泉鱼疗等,共设有66个室外特色功能温泉浴池,供游客尽情享受。

威海荣成市那香海景区:那香海 旅游 度假景区位于山东威海好运角 旅游 度假区,项目依托稀缺的滨海 旅游 度假资源而建,全面打造“全地理、全家庭、全功能、全时段、全球化度假”的核心价值体系,以 旅游 度假、休闲 养生 为主,集避暑、养老、商务、投资、文创和居住于一体的大型旅居目的地。

那香海 旅游 度假景区,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地处好运角 旅游 度假区门户之地,西接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南靠千年渔村港西镇,北拥16公里天然海滩,私享专属那香海海滨浴场,坐拥2000亩天然氧吧黑松林、300亩内海香海湾、100亩港湾情人港, *** 了大海、沙滩、温泉、森林、河流、湖泊等全地理型生态景观,是绝佳的 旅游 度假天堂。

项目以优越的自然环境, 旅游 资源为基础,打造丰富多彩的度假空间与配套,充分满足 旅游 、度假、休闲、 养生 、商务、居住、文创等各种需求。规划有那香海国际海滨浴场、香海森林公园、情人港码头、内海香海湾、温泉 健康 中心、水上乐园、香海商业街区、五星级海景度假酒店、 美食 广场、香海假日酒店等,精品化全面打造“吃住行游娱购”六大 旅游 要素,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在这里都能体验更多不一样的度假乐趣。

威海福如东海文化园:福如东海文化园位于国家AAAA级 旅游 度假区乳山银滩,总投资10亿元,占地1500亩,是一个以福如东海为主题的 旅游 项目。景区主要以福、寿、康、宁、乐等题材为依托,用高技术的表现手段以及 时尚 的艺术造型,演绎“福如东海”这一主题的深远 历史 文化内涵,营造南有海南寿比南山,北有乳山福如东海的南北遥相呼应的氛围。景区由福、寿、康、宁、乐五个主题文化园组成。

福园区主要建有福音景观大道,大道两侧是以古代金、石、木、土、丝、竹、匏、革为代表的八音,大道南端为福音广场,中心置声控感应的大福音钟,福音广场南为福海楼,即福文化博物馆,楼高108米,该建筑集传统与现代结合之大成,是福如东海文化园的标志性建筑和脊梁,从氛围和气势上使其成为胶东之一楼,楼内主要表现中华56个民族福文化的结晶,展现每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精品、工艺品、特色产品和现场 *** 表演,并伴有少数民族音乐、演唱、舞蹈表演等。福禄寿喜之福星雕塑,位于福海楼南,高89米,是文化园的标志性景观和主心骨。

寿园区,主要包括徐福文化展览馆和千童城,再现徐福带领六千童男女为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在此地祈福和授课读书的场景。康园区主要建有游艇码头、水上运动项目基地、新媒体艺术中心和水晶宫,游艇码头可容纳300只游艇;水上运动项目基地可开展滑水、帆板、海上托曳、赛龙舟等各种 体育 运动项目;新媒体艺术中心主要作为游艇会员俱乐部、游艇培训基地、接待中心。水晶宫建筑群由龙宫和海啸馆组成,龙宫内展示海底世界,海啸馆通过高 科技 的手段,创造出海啸、地震等灾害来袭时的场景。

宁园区包括福文化书院、丹青院、翰墨院等,每年邀请全家知名画家、书法家、作家来此地挥毫泼墨,留下珍贵的作品供游客参观学习。

乐园区位于文化园的西侧滨海地区,以乐为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水上游乐活动, 娱乐 设施包括过山车、摩天轮、水上滑梯、环形漂流河等,沙滩区设有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活动,并开展航模、船模以及沙雕展示和竞赛,水上活动包括滑水、帆板、海上拖曳伞等。

威海市中韩边贸城:巨匠·荣成中韩边贸城是由巨匠集团斥资10亿元打造的集海洋食品、边贸商品、 旅游 购物、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万平米,配套车位2259个。采用街区内铺和沿街商铺环绕组合设计,业态规划合理、满足市场经营需求。-四栋大楼以市场配套业态为主,综合了宾馆酒店、商务办公、电子商务、休闲 娱乐 等,现已入住:格林豪泰商务酒店,中国银行、荣成市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联通公司,獐子岛、好当家等国际贸易企业,还有品牌餐饮和品牌旗舰店。

威海海滨生态公园风景带•侨乡号游轮:侨乡号——威海湾全景式休闲观光游轮,是目前国内更大最豪华的沿海型观光游轮,总长95.8米,垂线间长83.8米,宽15.8米,型深(主甲板)5.40米,服务航速不少于15海里,续航力1000海里,载客量500人。外观 时尚 、线条优美,装修考究、豪华优雅,内部功能齐全,集豪华海景客房、特色海洋餐厅、贵宾接待厅、海景酒吧茶吧、模拟高尔夫、VIP专属电梯、多功能演艺大厅等为一体,配套设施等均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而成,可承接商务会议、论坛沙龙、海上聚会、海上婚礼、海上文化展览等一系列服务项目。

"侨乡号"共分上下4层,主要包括:主甲板、餐饮甲板、 娱乐 甲板、观景甲板。从登船口悬梯进入的是餐饮甲板,这里设有特色海洋餐厅,是宴请亲朋好友的理想之所,金牌后厨团队推出各式美味可口的佳肴餐点。餐饮甲板船头位置是豪华海景客房,按五星级酒店标准配置,宽敞明亮的居室,方便舒适的欧式整体浴室,宽幅的观景舷窗,在这样的房间里,可尽情放松身心,倾听窗外阵阵鸥鸣,享受惬意美景。

沿二层大厅欧式盘梯,来到三层 娱乐 甲板,这里展现的是多功能的 娱乐 演艺大厅,可容纳500多人就餐。在就餐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表演。此外, 娱乐 甲板还设有咖啡厅,模拟高尔夫,儿童房,棋牌室等。在 娱乐 甲板的前端设有多功能贵宾接待厅,以及专属电梯,是中高端游客和商务 时尚 群体休闲旅行、商务洽谈的品质选择。最顶层是观景甲板,是海上全景式观光、摄影的更佳场所。站在这里,威海湾的海滨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暖暖阳光,习习海风,翩翩海鸥,瞬间有一种出离凡尘,羽化而登仙之感。白天可以举办浪漫独特的海上婚礼,让大海见证情之真,爱之深;晚上则可以举办星光PARTY、假面舞会、街舞串烧、露天电影等活动,在大海上尽情狂欢,尊享专属海天盛宴。在观景平台的后侧设有 旅游 购物中心,以威海本地特产为主。海参、鲍鱼、对虾、经济鱼类、藻类等各种海产品,这里应有尽有。

林海湾 旅游 区:威海林海湾 旅游 区位于威海市区,由国际海水浴场、林海公园和国际休闲帆船基地三部分组成,这里有独特的林、海、湾风景,这里有 旅游 业休闲代表的三个"S"——阳光、海水和沙滩,这里是更佳的休闲、度假、观光海滨 旅游 目的地,沿林海湾海岸散落的众多欧式小洋楼与林与海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林语海 (松林与大海对话)”的迷人画卷。

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环海 旅游 路把景区与刘公岛、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等连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海滨风光,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沙滩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威海无台风不潮湿,每年的4月到11月是这里 旅游 的更佳时节。

仙姑顶景区:威海市仙姑顶名胜风景区位于威海市区,离市中心仅五公里,在望岛西北山更高峰,海拔375米。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树木参天,遍布奇花异草,幽静辟深,古老苍劲,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 旅游 圣地,加上神奇的传说,更使得美不胜收。

主要景点有五行门、三多桥、如意湖、福禄广场、乾坤玉道、玉仙宫、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这里交通方便,是游山避暑的好去处,春夏季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庙内香火兴旺,游人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每天多达数万人,当地称之为“圣洁之处”。庙内存有大宋景德四年用汉辽两种文字杂刻,由大宋张维书写庙碑一块,是威海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庙碑,以及前清庙碑多块,还有石猫、石狮等文物。

*** 山滨海 旅游 度假区: *** 山滨海 旅游 度假区位于威海乳山市,地处胶东半岛南端,滨临黄海与青岛、烟台、威海三大 旅游 城市之间的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胶东半岛“黄金”海岸线的重要 旅游 目的地。

度假区以景观独特的“ *** 山”为中心,海陆总占地面积为52平方公里,山、海、滩、湾、岛资源齐全,景观丰富,环境优美,山海湾相连,湖海滩相映,拥有三亚的浪漫,千岛湖的秀美,春温秋爽,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1.4度。

度假区以威海市打造千里幸福海岸线为依托,以“母爱温情,福地 养生 ”为文化主线,经过三年来的开发经营,已是“ 旅游 观光、休闲度假、康体 养生 、文化 娱乐 ”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休闲 旅游 胜地。“母爱、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在这里光大,并先后被评为“国际知名 旅游 景区”、“国际 旅游 生态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休闲胜地”、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在此建立青年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在此设立摄影创作基地;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和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也分别在此设立论坛会址。

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石岛赤山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是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景区方圆12.8平方公里,山因石红而得名。

威海赤山风景名胜区,三面环海,山海相连,海景壮观,山色秀美,与中国北方更大的渔港——石岛港紧相毗邻,山、海、湖、港互为一体,与渔村、花村、画村等民俗村连点成线,是中国渔业之一大市——荣成市南部沿海的核心景区,以山海观光、生态休闲、海滨避暑、渔家民俗、佛教文化、国际交流而深受游客喜爱。

赤山景区十大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拥有胶东著名寺院千年古刹——赤山法华院;中国首创震撼世界的动感音乐喷泉广场——吉祥平安谷;世界著名的海神像——赤山大明神;韩国海上王张保皋大使的纪念地——张保皋传记馆;中国北方民俗文化博览园——荣成民俗馆;中国著名的水石文化馆——世廉雅石馆;森林公园——天门潭;海上乐园——国际海水浴场;人居福地——凤凰湖 旅游 度假区。是滨海风情游,山海景观游,渔业民俗游,宗教朝圣游的世外桃源。

乳山银滩 旅游 度假区: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珍珠湾、白银湾、宫家岛、三观亭、仙人桥、锁龙石、垛崮山、和尚洞、万亩-等为银滩增光添彩。下榻美丽的银滩海滨。仰卧在洁净、平缓、绵长的银白沙滩上,数星星看月亮,或与恋人沿着弯月一般的海岸漫步,或与爱子追逐嬉戏,这样的生活赛似活神仙。海滨有十几家宾馆和400多栋中高档别墅可住宿,海鲜也很便宜。

位于乳山市东南海岸,位于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位置,被誉为“天下之一滩”、“东方夏威夷”。这里林秀海碧,礁奇滩曲,山、海、岛、礁、滩、泉、林、河俱全。绵延20公里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而得名。

成山头景区:成山头,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景区内更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避暑胜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有海驴岛、天鹅湖、花斑彩石、俚岛海滨、成山林场、始皇庙、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观涛阁和镇龙石等著名景点。

四合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吗?

没有,请看一下材料:

至2008年7月,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本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之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 *** 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2、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3、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

4、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顶部略平,高55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之一座皇帝陵,也是更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更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

2004年7月,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自古以来,历游名山者多以为黄山之美不亚于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历代游客盛赞“天下名景集黄山”,谓泰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岳的烟云,匡庐的飞瀑,雁荡的怪石,峨嵋的清凉,黄山兼而有之.黄山胜景,以峰为体.这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面积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徜徉其间,使黄龙景区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风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面积264平方公里,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内共有3103座奇峰,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溪涧密布,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中、高等植物3000余种,乔木树种700余种,可供观赏园林花卉多达450种.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区内地下溶洞串珠贯玉,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探长度达11公里.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以“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而著称的九寨沟位于东经103 ° 46 ′ -104° 4′,北纬 32 ° 51 ′ -33° 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尕尔纳山峰北麓,海拔在 2000 米 至 3000 米之间,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 435 公里 .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武当山,雄峰峻岭,标奇孕秀,耸立于中国西部山区城市--十堰市境内,东经1100,北纬320附近.景区“绵亘八百里”.在古代,武当山以“亘古无双胜境,天下之一仙山”的显赫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峰宝地”;在当代,国务院称誉武当山古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宗教活动场所.

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更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14、 ***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在 *** 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 *** 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现占地41 公顷,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 *** 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又加入了 *** 的大昭寺.2001年12月, *** 的罗布林卡也被补充加入此项世界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更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庐山位于中国之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之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17、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2000年11月苏州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5座园林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8、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19、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20、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天坛位于北京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圆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它那300多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们登临其上,环顾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广阔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条甬道又叫海漫大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而由人间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

21、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属中亚热带地区.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市区海拔210米.地貌层次分明,呈梯状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更高处黄岗山海拔2158米,在我国大陆称为“华东屋脊”,更低处兴田镇,海拔165米(河床标高海拔160米).更高与更低点高差1993米,地势高低相差之大,为全省之最.闻名中外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境内,使武夷山市自然条件具备诸多特异性.

23、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24、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更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 文化遗产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

明显陵: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更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寝十四座,还在

烟雨麦积山——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圣地

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处,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的深处,曲径通幽,百鸟齐啭,溪水潺潺,层峦叠嶂,群峰耸峙,松涛如海。美境中突起一座并不算高的孤峰,只见其形似麦垛,面容紫褐,崖面龛似蜂窝,栈道纵横飞架,烟雨笼罩之时,横云飞渡之际,犹如海市蜃楼之幻景。这就是被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的麦积山。

与绚丽的壁画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壮丽的石刻鹊起八方的云岗、龙门石窟一起,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列。

《玉堂闲话》道: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兵荒马乱,百姓涂炭,中华大地在矛戈挥舞中震颤,短暂的十六国历经一百多年便灰飞烟灭,在历史的大河中实在是一闪即逝,然而,连年的战争留下了满目疮痍,也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与南方的茶马古道相比,更显出文化的厚重。在这条曲折、坎坷的大路上,不仅仅有驼队的脚印、士大夫和商人的仆仆风尘,还有历史的积淀。麦积山便是丝绸之路上一个不朽的例证,是古代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一块珍贵的文化和艺术瑰宝。

后秦时就有人在麦积山凿造佛窟,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中这样言道: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诗中,我们体味到的是麦积山的秀美,并没有读到麦积山佛教文明的蛛丝马迹。

然而,文明的鼎盛需要高人来助推,来成就,感谢南宋永初年间两位传经布道的僧人,昙弘和玄高。他们一起禅居麦积山,共住寺院,学徒高达300余人,于是,这里佛气日盛,香火渐旺,越来越多的人将对佛祖的信仰倾注在了麦积山的石窟中,手艺精湛的工匠用虔诚的双手为我们留下了一尊尊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的泥塑。

北魏、西魏、北周,以及后来的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凿窟者前仆后继,造像万千。今天,当我们面对保存下来的194个窟龛、7800多件泥塑、石刻,1000多平方米壁画、8座北朝的崖阁时,无不赞叹 、敬仰。

当地人说,若遇淫雨霏霏,身处麦积山上,远处千山万壑迷蒙,山林汹涌如海,近处云雾飘渺笼罩,翠柏苍松挺拔,远近交织,此图景称“麦积烟雨”,为麦积八景之首。

无论是远眺,还是身处栈道,崖体上高达15米的巨大佛像都给人以肃然起敬之感,1600年的风吹雨打,虽然剥落了部分泥塑的棱角,却没有吞噬掉雄伟的形体,佛像锐利的眼睛俯瞰着山水松涛,透露出慈爱的光芒,难怪前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

我不禁疑问,如此峭的崖体上,古人如何做到攀爬在上,精心地塑出美轮美奂的佛身?

伟大的文明需要人竭尽全力地去创造,去完美,不惜代价。记载上说,古人凿石窟时,自下堆木,至高处,营造一层,木材随之拆除,最后至山脚。现在,当地仍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东崖大佛上方,是最为壮丽的七佛龛,距地面八十米,一尊尊威严、细致的泥塑,显现了北周人的精湛的塑造技术,堪称麦积山泥塑之首。

手扶栏杆,我不禁想起了五代诗人王仁裕攀登麦积山时留下的诗句: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题。

真的很钦佩王仁裕,能斗胆攀上如此险的崖体,我猜想,除了勇气之外,在他的心中,一定深怀着崇高的信仰,因为,只有信仰才可叫一个人如此铤而走险。

如今,昔日诗人诗中的情景早已成为了历史,麦积山经过加固和修复,崖体稳定,栈道曲折宽阔,人们可以在崖上肆意游走,尽情远眺。

麦积山的崖体上,有一个曲折的小洞,是七佛阁到牛儿堂的必经之路,需弯腰屈膝通过。名曰“小有洞天”。关于此洞有一民间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某年四月初八,一县官临麦积山朝庙会,上至七佛阁,见众者望甩向牛儿堂之大铁链无人敢过,县官当众逞能,抓住铁链,双脚一蹬,成功到了牛儿堂。站在牛儿堂,县官向下眼望陡峭崖体,不觉天旋地转,双腿颤抖,已无勇气从牛儿堂回七佛阁了。随行众衙役见老爷身处险境,急请来石匠,自七佛阁到牛儿堂凿开了一个小洞,县官才得以爬着脱险。

如果现在没有“小有洞天”,估计敢通过大铁链由七佛阁到牛儿堂的人亦是寥寥。县官还算勇敢,因为一次唐突的去不能回,造就了麦积山今天的重要一景。

在牛儿堂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名金刚踩在一头朝西南卧倒的小牛犊身上的塑像。距麦积山以西六十里外的卧牛山,据说是头头朝麦积山卧倒的大母牛,她是牛犊儿的母亲。庙会的那一天,如织的人潮的喧嚣声惊动了卧牛山的大母牛,大母牛怕伤到自己的孩子,便朝麦积山大力地吼叫。牛儿堂里的牛犊听到母亲的呼唤,起来要走。牛犊一动,牛儿堂立马墙体崩塌,整个麦积山体晃动起来。佛祖急令金刚武士制服牛犊,一名金刚蹬上牛背,用力一踏,牛犊就再也起不来了,从此金刚永远站在了牛犊背上。

天水有歌谣说:卧牛山,麦积山,两山虽远山对山;大牛卧到卧牛山,神牛还在麦积山。

历史的光忽明忽暗,却总是薪火相传。敦煌的无数经卷经那个卑微的小人王元箓流失到了异族,敦煌的一部分壁画在那些历史上无知的人的手中变成了白墙。也许是隐没于深山之中的缘故,麦积山没有遭到类似于莫高窟那样的历史浩劫,这是我们的万幸。

感谢历史上那些为麦积山文明的保护做出贡献的人们。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麦积山能保存得如此完整,供我们这些后人细细瞻仰,除了“感谢”二字所,没有其他词语有能力形容今天的人们的心情。

与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相伴的,是鲜艳的色彩,无论是佛身上的细勾漫抹,还是龛壁上绘就的祥云、飞天、故事、佛像,仍很耀目,文明在这些五色交杂中闪烁着熠熠的亮光。

“话说麦积山属丹霞地貌,山体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泥塑著称,是世上名副其实的东方雕塑陈列馆,每年参观者八方而来,不计其数,天水因麦积山文明名震全球。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您想到过没有,麦积山山体并非坚硬的岩石,她的身体结构疏松,正被时间和自然无情地风化,未来某一天,她会彻底消失!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该怎么办?”一个30多岁的导游用评书式的讲解吸引来一大群人,语气中透露出这个西北汉子对麦积山刻骨铭心的深爱。

古人创造的这一灿烂文明有一天会消失吗?尽管我们不肯确定,但是,在不知道何年何月的未来的某一天,她还是会消失!

麦积山文明有一天如果消失,我们和我们的后人都是罪人!

风化,该死的风化!我好恨,我好痛!

是的,我们现在急于要思考的是:该怎么办?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