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职称评定新规内容是什么?
2018年8月2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按系列(专业)修订或制定我省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从2018年起,省上不再统一制定跨系列(专业)评价条件标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有问题实行“零容忍”,对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按“连续考核合格(称职)及其以上间断的”情形对待,即申报当年之前的3个考核年度必须为合格(称职)及以上。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关于按系列(专业)修订或制定我省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1、不再统一制定跨系列(专业)评价条件标准。
《意见》明确指出,从2018年起,省上不再统一制定跨系列(专业)评价条件标准。省级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原则,牵头制定本系列(专业)正高、副高、中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重点评价全省作出贡献人才正常晋升、作出突出贡献人才破格晋升职称,省、市、县属单位适当区分。评价条件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按“作出贡献”来衡量,把基层人才“作出贡献”与省市属单位人才“作出贡献”区别开,按“跳一跳够得着”制定。正常晋升职称的评价条件标准以“作出贡献”来衡量;破格晋升职称的评价条件标准以“作出突出贡献”来衡量,让人才通过不懈努力能达到。品德和能力评价暂以定性评价为主,逐步实现量化评价。业绩贡献条件实行量化评价,可参考甘肃省过去评审标准,体现最新要求;也可实行量化赋分办法,对奖项、荣誉称号、项目等各项业绩通过量化赋分体现出来;还可先将品德、能力、业绩贡献按一定比例实行模块化赋分,再将业绩贡献量化赋分。
2、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
《意见》指出,要突出品德标准。师德、医德等道德品质有问题实行“零容忍”,对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按“连续考核合格(称职)及其以上间断的”情形对待,即申报当年之前的3个考核年度必须为合格(称职)及以上。申报造假“一票否决”,对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从2018年职称评审开始,各级职称材料审核部门和评委会工作机构,要实行申报造假、弄虚作假向申报人员所在单位通报制度,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管理权限,根据或参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建立黑名单制度。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逐步纳入国家和全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省上将配套出台职称诚信体系建设政策。杜绝无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对各部门、各单位查实的在科技奖项、项目、竞赛等团队合作中,无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在职称审核评审中按申报造假对待。
3、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意见》还指出,职称外语(含古汉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对全省申报中、初级职称人才和在基层、艰苦单位人才申报所有层级职称不作要求。对省市属单位申报高级职称人才不作硬性要求,确实需要评价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在职称改革政策调整期暂按以下办法区别对待:
(1)不作论文要求。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暂定为:县以下基层、省市属艰苦单位、全省申报中初级职称的人才。
(2)不作限制性要求。中小学教师、技工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和藏医药人才,工程技术、艺术、翻译、工艺美术系列申报副高级职称人才,各类企业申报企业有效高级职称的人才,应用型、社会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类型科研人才。前述人才可用能够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代替论文答辩,包括:高质量工作总结、课题、校本研修、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项目验收报告、技术(产品)创新、专利成果、教案、病历等。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在制定的评价条件标准中,要明确本系列(专业)代替论文项目的具体名称、衡量标准。
(3)其他人才暂按我省已有规定执行。另外,从2018年起,论文以公开发行的刊物为准,包括:国外索引收录、国内核心刊物、权威报刊、相关学术会议宣读和省级刊物。“公开发行”是指: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专业期刊。论文篇数要求除“不作要求”和“不作限制性要求”的情形外,暂按我省已有规定确定。
4、放宽省、市属单位人才专业限制。
《意见》明确,要注重能力,分类破除专业、资历、学历等限制。
(1)放宽省、市属单位人才专业限制。在专业上以相近或相邻专业进行审核,重点考核能否胜任工作,是否符合申报层级的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2)不强调专业对口。对基层、艰苦单位、各类企业、非公组织、自由职业者人才,尽量实现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对口,对少数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只要学历符合要求,不再强调专业对口,从事现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及以上,实践证明能胜任现专业技术工作即可。
(3)放宽职称台阶要求。对各类企业、非公组织、自由职业者人才,在职称层级台阶上,要尽量实现逐级晋升。对少数总专业年限符合要求,低一级职务每缺一个层级台阶增加1年总专业年限,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申报相应层级职称。
(4)鼓励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党政机关交流到企事业单位任职的高层次人才,除“以考代评”系列(专业)外,可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直接申报相应系列(专业)层级职称。另外,事业单位编外聘用的大中专毕业生享受考核认定职称和评审职称的同等待遇,不受岗位数额限制,获得资格后仍按编外聘用,转为编内人员后任职年限合并计算。各用人单位要与编内人员一并推荐,但在推荐、公示时要说明情况,在报送申报材料时要备注说明。
到底甘肃职称英语和计算机取消不
部分人员对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做要求了,建议后期可以多关注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看看没有报名通知也问一下单位确定下自己要不要考。
甘肃省2017年职称英语考试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组织实施甘肃调整职称外语考试的一项外语考试,它根据英语在不同专业领域活动中甘肃调整职称外语考试的应用特点,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对申报不同级别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该考试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把考试的重点放在了阅读理解上面。[1]
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外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的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1998年7月人事部发布了《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决定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通知规定,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应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外语统一考试。[1]
职称外语统一考试由人事部统筹规划、指导并确定合格标准。考试考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般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立考点。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共分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卫生类。每个专业类别的考试各分A、B、C三个等级。每个级别的试卷内容,除综合类外,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题目各占50%。三个等级考试的总分各为100分,考试时间均为2小时。[1]
2017年开始,已经取消职称外语考试。[2]
职称外语和职称计算机也不再作为评定职称依据。
12月12日兰州职称英语报名,到现在还未审核通过.提示该考生还没有审核通过,怎么回事啊?
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及中央在甘单位人事(干部)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函[2011]502号)及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12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1]69号)精神,现将我省职称外语、医古文和古汉语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
2012年4月7日上午9时至11时。
二、考试语种、专业和等级
2012年度职称外语考试语种为英、日、俄、德、法、西班牙语,同时进行全省医古文、古汉语考试。英语划分为综合、理工、卫生3个类别,其它语种不分类别。外语及医古文、古汉语考试均划分A、B、C三个等级,报考人员可按报考范围要求(见附件一)进行报名(参加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先参加并通过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中相关语种B级考试)。
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各级别试卷均由客观题组成,在答题卡上作答。医古文、古汉语各级别试卷均为主观题,全部在试卷上作答。
2010、2011年度资格考试被通报的替考人员,不得参加本年度考试。
三、考试用书
2012年度职称外语考试大纲未作较大修改,考试用书在2011版本基础上做了调整和修订,英语随书赠送全新改版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辅导光盘(CD-ROM)》,附有相应专业等级考试模拟试卷和试题解析。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职称外语考试用书征订与发行组织管理,把服务考生放在首位,满足考生对正版学习资料的需求,坚决杜绝推销盗版书的行为。
考试用书订购,采取各地集中征订,同时开通网售业务。
购书网名: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
网址:http://rsks.class.com.cn
各市州、各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集中订书和告知考生网上购书的方式订书,确保考试用书及时发给考生。
集中订书的市州和单位,务必于12月25日前将订单和书费上缴省职称考试中心。省直考生直接到省职称考试中心订购。
四、报名时间、办法及考区设置
(一)报名时间
2011年12月20日8点30分至2012年1月10日18点。(进入报名入口)
(二)报名办法
本次外语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报考人员请登陆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报考医古文、古汉语人员到所在市州考试管理部门报名,市州考区汇总后报省职称考试中心(含电子版照片)。
网上报名程序:
1.选择报考语种、专业和级别。报考者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认真阅读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语种、专业和级别。考生按属地原则选择考区报名。
2.填写个人信息。报考者按网上提示要求通过注册,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其中标有“*”的项目必须填写,填写的文字内容不能超过限定的字符数。报考者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3.上传相片。报考者按网上提示上传相片,相片为近期免冠正面二寸(34×45毫米)证件照,jpg格式,大小为20K以下。
4.资格和照片审核。各市州考区负责完成本考区报考人员的网上资格审查工作,主要审核报考信息是否完整,照片是否符合规定。
5.网上缴费。通过资格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须于2012年1月11日至2012年1月20日登录到甘肃省人事编制信息网按 *** 提示进行网上缴费,考试费每人40元,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名。
6.打印准考证。报名成功的考生请于2012年3月27日—2012年4月6日登录甘肃省人事编制信息网打印准考证。
(三)考区设置
本次考试在14个市州、甘肃矿区和省直设考区。医古文、古汉语考试只在兰州设考点。省直、中央在兰单位考生在填写考区时应选择『省直考区』,兰州市属单位考生应选择『兰州考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