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西北秦腔界,你认为比较好的生角演员都有谁?

秦腔生行分为须生、老生和小生三类,在这三类里又有细分。具体来说须生细分为靠把须生、官衣须生、红生、蟒带须生、王帽须生、道袍须生等。老生分为安工老生和衰派老生。小生又细分为文小生和武小生。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个秦腔演员的好坏,可以笼统的以技艺水平和个人影响力以及德行操守上加以衡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生角行当的细分,下面列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秦腔优秀的生角演员。

1.刘随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梅碗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官衣须生、靠把须生、蟒带须生,以唱功见长,讲究以腔托情。其代表剧目《金沙滩》享誉西北,深受戏迷观众的喜爱。

2.丁良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师从秦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贠宗汉,主攻官衣须生、蟒带须生、王帽须生。以唱功见长,声音清脆悦耳,韵味十足,代表作《打镇台》。

3.谭建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基本功深厚,边式凝练,主攻小生、须生。代表剧目《太庙惊魂》,《周仁回府》。

4.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号称“秦腔王子”。主攻文武小生,代表作《千古一帝》、《黄鹤楼》。

5.康建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红生、须生。代表的《下河东》、《斩黄袍》、《杀庙》。

6.贺忠宏: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红生、须生,以做功见长,代表作《出五关》、《五典坡》、《杀庙》、《徐策跑城》。

7.宋少峰: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兼须生和红生。在年轻一代的演员中,表演唱腔俱佳。代表作《狸猫换太子》、《出五关》、《杀庙》、《斩颜良》。

8.屈莲英(女):宁夏秦腔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主攻官衣须生。代表作《放饭》、《打镇台》、《生死牌》。

9.张安学:兰州戏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攻红生、须生。代表作《出五关》。

10.张江中:兰州戏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一级导演,主攻红生。代表作《出五关》。

11.王鸿斌:兰州戏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兰州戏曲剧院院长。主攻须生、红生。代表作《出棠邑》、《下河东》。

12.王宏义: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须生、老生,代表剧目《游龟山》、《三滴血》、《祭灵》。

13.张涛: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主攻文武小生。代表剧目《火焰驹》、《骆驼巷》、《金沙滩》。

14.杨升娟(女):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国家一级演员,师从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爱琴。主攻小生,兼演须生代表剧目《周仁回府》、《生死牌》。

以上列举了在秦腔界群众基础深厚、德行操守高尚和秦腔技艺精湛的秦腔优秀生角演员。而个人认为,来自于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剧场王宏义是更好的秦腔生角演员。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秦腔“衰派一绝”刘毓中老先生的表演体系,从身形到唱腔,再到刘派代表剧目的传承上,无一不体现出其对艺术的严谨和敬畏。在如今鱼目混珠的所谓流派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王宏义的艺术成就可以说对秦腔流派的传承和发展树立了典范,指明了道路。其在刘派艺术传承上取得的成绩非常值得那些沽名钓誉之徒学习,也值得为规范秦腔在流派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盲目跟风的现象。

[甘肃省]甘肃秦腔演员职称,甘肃秦腔著名演员名单

秦腔演员张王博是几级演员

是一级演员。王博甘肃秦腔演员职称,女甘肃秦腔演员职称,汉族,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非遗秦腔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甘肃省领军人才,全省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秦腔的三大重镇之一,甘肃都有哪些秦腔名家?

甘肃是秦腔的发展重地,有很多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就有很多,至于二级演员那更是海了去了,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甘肃的秦腔名家以及国家一级演员都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一、李夺山李夺山是秦腔艺人中的泰山北斗,他所创立的得胜班,培养了非常多的秦腔名家。

二、郗德育、文汉臣、耿忠义这三人在甘肃被称为“秦腔三杰”,都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秦腔名家,郗德育出生于1890年,又叫麻子红,出生于陕西,但成名于甘肃兰州。

文汉臣也是出生于1890年,也是陕西人,成名于甘肃兰州。耿忠义出生于1884年,又称富宝子,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

三、李映东李映东是天水鸿盛社的第三代班主,他担任班主的期间,鸿盛社培养了很多秦腔名家,为了秦腔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岳中华岳中华是耿家脸谱的创始者之一,为清末甘肃著名须生岳麻子之子,有“活武松”之称的著名武生,是与郗德育、耿忠义齐名的著名秦腔演员。

五、陈景民陈景民出生于1901年,是秦腔新兴社的班主,他领导的这一社班,不仅将在兰有些著名演员吸收在内,并陆续由西安等地请来一批著名演员,还培训了一些青年新秀。

六、温警学温警学出生于1928年,是陕西西安人,甘肃省秦剧团原著名须生演员,号称“陇南红”。温警学唱念俱佳,行腔高亢 *** ,做工扎实,表演朴实大方,注重刻划人物内心,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众多名家一起撑起了秦腔的辉煌。

七、王晓玲王晓玲于1931年12月6日出生于甘肃临洮,七岁学艺,八岁登台,九岁成名,人称“九龄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名震金城兰州,誉满西北诸省。

八、刘茂森出生于1927年的陕西户县,十二岁进入科班学戏,他聪颖勤奋、刻苦磨炼,童功尤为扎实。他于198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在整个西北戏曲界,花脸演员被评为一级演员的,只有两位,另外一位是宁夏的大花脸名家赵守中。

九、王超民王超民1915年生于陕西西安,12岁开始学艺,师从朱喜堂、惠济民等,颇得真传,早年与兄成立警钟社,主攻须生、红生,以演关公戏闻名,被称为“红令公”。

十、杜干秦杜干秦是秦腔著名丑角,“杜干秦的眼、刘易平的喊、马振华的脸、周俊华的板”同誉为秦腔艺坛“四绝”。

十一、姜能易其实准确的来说,姜能易应该算是陕西名家,他是西安易俗社出身,在陕西已经火了之后,才调到的甘肃。他于1925年出生在西安,易俗社第十一期学员,1950年调入的甘肃。